大連地鐵五號線 04 標項目(跨海大直徑盾構區間)等7個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中鐵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2020年,中鐵一局4個城軌、2個鐵路、1個公路項目分別榮獲“2020年度中國中鐵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城軌工程---大連地鐵五號線 04 標項目(跨海大直徑盾構區間) 大連地鐵五號線04標(跨海大直徑盾構區間)承擔著從北岸梭魚灣南站跨梭魚灣海域至疏港路南側風井的單洞雙線2882米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施工。 項目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綠色施工領導小組,將綠色施工管理責任落實到項目相關部門和員工。同時,積極研發海域巖溶探測技術、搭載式全回轉超前鉆注系統、倉內倉外雙破碎系統 、巖溶地層BIM+GIS的應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換刀管理平臺等科技創新與應用,指導解決巖溶地層處理、盾構掘進施工、隱患排查與治理、進度管控等過程中的問題,保證施工的連續性,提高施工效率。 項目把建設綠色工程作為環保管理的出發點,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建設思想。盾構機、泥水處理系統、隧道風機、循環水泵等大功率施工用電設備采用變頻控制系統,通過對供電頻率的改變實現電機轉速的自動調節,有效降低設備功耗,減小損耗,節約能源。同時,項目建立了5000㎡的泥水分離場地,真正做到環保清潔標準化,實現了盾構施工污水“零排放”。 城軌工程---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工程 3203-1項目 佛山3203-1項目包括“一站四區間一橋拆復建工程”。結合現場實際,項目部有針對性對泥質粉砂巖地質條件下穿大片天然地基老舊房屋盾構掘進關鍵技術研究、盾尾密封系統安全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課題進行科研攻關,先后取得地鐵車站一種可移動的側墻鋼模板體系、盾構隧道洞內注漿系統、延伸鋼環盾構始發技術、一種盾構隧道防噴涌裝置、一種盾構機盾體被水泥砂漿包裹的處理方法、一種車站結構柱施工定制支架等科研成果,極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及工作效率,同時有效提高設備及周轉材料的利用率。 項目部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四節一環?!?。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將綠色施工有關內容分解到管理體系目標中去,使綠色施工規范化、標準化。 城軌工程---西安市地鐵臨潼線(9號線)一期工程TJSG1標項目 西安市地鐵(臨潼線)9號線一期工程TJSG1標香王車輛段是西安地鐵9號線臨潼線一期工程(紡織城至秦漢大道段)唯一一處車輛段基地,位于西安市灞橋區莫靈廟村,總建筑面積為74763.43m2。TJSG1標車輛段施工內容為各房屋建筑單體土建、裝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站場室外土石方工程、室外管線、道路、綠化、附屬構筑工程等。 施工過程中,項目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防止擾民,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貫徹環保優先為原則,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的指導思想,追求環保、高效、低耗,統籌兼顧,實現環保(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綠色施工模式。 城軌工程---鄭州地鐵10號線控制節點11標項目 鄭州地鐵10號線控制節點11標段工程包括2個換乘站,醫學院站是1、7、10號3線換乘,火車站是1、10號2線換乘站?;疖囌菊究傞L為331.20m,為地下四層三跨箱形結構;10號線醫學院站總長332.0m,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島式車站;7號線醫學院站總長225.0m,為地下三層雙柱三跨島式車站。 項目積極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目標,確保節能減排三大體系有效運行。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施工過程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降本增效。建立了“智慧工地”平臺,進行數據集成化管理。建立了環境管理模塊,將各種環境監測傳感器的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傳輸,提高揚塵污染防治管理功效。積極推廣應用深基坑自動化監測技術進行四層三跨超深地鐵車站基坑監測,實現了基坑監測自動采集、自動傳輸、自動計算、自動報警的四大功能。選用裝配式圍擋、安裝定時及聲控等新型開關,做到節能、適用,保障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積極開展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的“五小” 創新創效活動。 鐵路工程---鄭萬高鐵ZWZQ-8標項目 該項目標段線路總長36.002km,包含四隧三橋,其中隧道總長34.035km,橋梁總長1.967km。 開工四年來,項目始終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理念,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標準化管理,認真組織學習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多次請神農架林區森林派出所和林業管理站講解動植物保護相關知識;注重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與新華鎮政府定期聯合舉辦消防演習,邀請林區消防大隊對作業隊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增強了員工整體防火意識。為了保護工地附近水源不受污染,項目實現高標準配置,在神農架境內的6個隧道工點、2座拌合站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統一配置地表植綠、污水處理等綠化景觀和環保設施。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積極倡導以科技為引領,開展節能降耗工作,針對長大隧道通風問題,邀請挪威專家勘察現場,共同制定科技攻關計劃,啟用隧道智能通風系統,實現了節能環保的人性化要求。 鐵路工程---新建玉溪至磨憨鐵路鋪架制梁工程YMPJ標段項目 新建玉溪至磨憨鐵路鋪架制梁工程YMPJ標段項目主要承擔著412 孔T 梁制架和863.04公里正線鋪軌施工任務。 項目部以“七彩玉磨”為目標,以綠色玉磨為導向,將綠色施工滲透到施工活動的各個環節,憑借自動噴淋系統、預應力張拉自動控制系統、智控電磁熬漿軌枕硫磺錨固裝置等現場高水平施工質量管理、完善的節能減排管理措施,踐行高效、低耗、環保的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 公路工程---肇慶市四會南江工業園至肇慶新區一級公路新建工程PPP項目 肇慶市四會南江工業園至肇慶新區一級公里新建工程ppp項目該項目路線全長21.984km,全線共設置橋梁38座,其中特大橋2座,大橋11座,中小橋17座;設馬房下沉隧道680m/1座;涵洞64道;樞紐互通式立交2處,支線上跨分離式立交1處,定向匝道橋1處,主路與市政道路交叉1處,輔路與市政道路交叉4處,調頭車道4處。 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項目認真貫徹執行中國中鐵關于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地的相關規定及要求,根據項目特點制定了具體、可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與目標,把綠色施工作為專項課題貫穿于整個項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堅持開展科技創新,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工法代替傳統工藝,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和減小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逐步實現“四節一環?!?, 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為社會節約資源和能源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同類型項目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打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