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輔助生產設施工程項目部的“智慧大腦”迎著早晨的第一縷朝陽,中鐵一局建安公司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輔助生產設施工程項目部的施工現場迎來了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的“早高峰”,一名名勞務工人有序的排著隊進行進場前的人臉識別,只聽“嘀”的一聲,門閘自動打開,人員信息一覽無余,工人們緊接著一個個有序的刷臉進入,開始了一天辛勤忙碌的的工作...... “大家剛剛看到的只不過是項目部“智慧大腦”指揮施工生產的冰山一角,項目部自2021年8月進場建設以來,就以‘聚焦智慧工地建設,打造機場精品工程’為出發點,依托數字化BIM+“智慧工地”,把“智慧”真正轉化促進項目施工管理更加科學、便捷、智能、高效的大平臺?!痹诮涣髁私庵许椖控撠熑伺聿┱f道。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輔助生產設施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2200平方米,工程內容包含1-4#消防執勤點、特種車庫、保潔用房、場務用房、場務車庫、物資庫、車輛維修中心、1-9#機坪保障用房及成品衛生間、小區室外工程及特種車庫。項目自2021年8月5日正式開工,計劃2024年12月5日竣工,共歷時1219天。 據了解,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開工建設,標志著陜西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工程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7100萬人次。而作為建安公司近年來第一個涉及的機場建設項目,該工程不僅僅要承擔著作為窗口和家門口工程的責任和使命,更是要打造出一局項目部的亮點和特色。智慧工地是舞臺,智能設備顯身手。 “UPS+BIM”,讓基礎“強”起來 施工建設在于“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項目進場初期,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質量管控,項目在“智慧工地”中投入了BIM技術應用,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創建三維模型,通過BIM建模實現了砌體、鋼筋模板、安裝和裝飾裝修等工程的可視化交底,使施工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能更加直觀地掌握正確的施工工藝流程,提前了解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防患于未然,避免發生返工現象。 由于工程地基處理采用灰土擠密樁施工,為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質量進度,經前期多次市場調研,根據施工特點,項目最終決定采用市場新型技術UPS樁基系統。比起傳統人員現場旁站盯控,新型技術UPS樁基系統的應用,能夠將現場夯錘及樁基安裝監測設備建立PC端數據平臺,設備主要反映夯錘的落距、夯擊次數及樁基定位,在PC端數據平臺可以更直觀的監測到施工現場的動態信息,若未滿足圖紙方案要求即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既有利于現場灰土擠密樁的施工質量的控制,也減少了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的盯控壓力,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項目人力成本。 “秘密武器”,讓施工管理更有“效” “我們以‘智慧工地’為抓手,高標準著手項目施工生產管理”。彭博說:“BIM+‘智慧工地’建設技術作為我們項目部的‘秘密武器’,在項目施工的初期就直接參與到了項目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包括勞務人員、施工進度、安全質量、項目大數據等,角角落落隨處可見‘智慧’的沁入?!?/p> 在勞務人員管理上,項目采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通過前期對人員信息的集中采集,使用過程中,該系統能準確采集通行照片,準確、快速的分類并統計出各班組實際出勤人數,提升勞務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確保施工進展,保障了施工效率。 在施工進度管理上,項目采用“數字化系統”,該系統可以直觀顯示整個工程的工期進展狀況,自動標出計劃與實際的差異,及時提醒項目部制定措施,充分解決“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困擾,最大程度的確保了科學、有序、高效率的施工進度安排。 在生產技術管理上,項目將技術方案、交底、圖紙等上傳到“數字化系統”,現場技術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及時發現現場與方案、交底、圖紙的偏差,及時糾偏,防止無效施工,更為施工建設節時省力。 在各項數據管理上,通過在“數字化系統”平臺上綜合施工現場各種數據,為項目的進度、成本、質量、安全、技術管理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讓項目可以有效總結經驗,把握規律,讓施工工作少走彎路,提高作業效率。 BIM建模,讓成本“控”起來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因是輔助生產設施工程,工點多、工期緊、施工涉及片區大、施工組織難。要想按照業主要求,保證施工進度,物資材料的采購無疑是影響施工進度的重要環節。 以前,項目上的物資材料采購,買多買少靠的是“感覺”,講的是經驗,人工把控的前提下,難免會出現材料積壓、超用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為有效避免浪費,項目部通過BIM建模技術的實際應用,將每一個施工板塊清晰地展示在技術人員面前,通過對現場施工進度的精確把控,技術人員可以精確地計算出下一道工序的工程量,從而精確地計算出所需的鋼筋、混凝土等物資量,極大的提高了現場施工的進度管理,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杜絕物資材料的浪費,比起“老式”憑借感覺的施工安排更加具體、更加精準,施工效率和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現場材料的進料、領料、用料及余料變得“可控”,項目成本也“可控”起來。 智能監控,讓現場“亮”起來 “進入工地,隨處可見的攝像頭,360度環繞著現場的每一個角落,這也是我們現場管控數字化應用的一大體現?!表椖扛苯浝砝铌系t介紹道,這些攝像頭別看小,作用可大了,他們就是咱們項目部的“眼睛”,不僅可以對現場各主要施工工序進行全方位的管控,同時還能對現場人員進行定位和保護,過去咱們都是靠人去查看現場和人員,現在,只要通過智能監控,就能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的察看到現場的各個方位和角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針對各種情況迅速反應。而且施工現場每一位管理人員在手機上都安裝了“智慧工地”APP,可以隨時隨地監督現場的時實狀況。 施工建設,安全永遠排第一位。在與項目負責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工人師傅們正有序通過“人臉識別通道”,掃描確定信息無誤后進入工地。在人臉識別系統上,工人的姓名、年齡、工種、照片、入場時間等個人信息,一目了然。通過它,不僅可以杜絕無關人員、車輛進入工地,還能記錄人員的進出場時間、數量、工種等數據,為項目考勤、人員配置等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項目人員及勞務人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能對每名返崗復工的管理人員及工人的活動軌跡、接觸情況進行梳理、統計,能有效發現哪些工人不符合復工條件?!表椖抗芾砣藛T向大家展示人臉識別小程序的作用。每名返崗員工進入工地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數據錄入,數據信息就會記錄在后臺,項目管理人員可通過PC端進行數據整理。極大的保證了項目在崗人員的人身安全,讓疫情防控工作精準、高效、便捷。 智慧應用,讓項目“新”起來 項目部的智能化,除了體系在大方面的把控,在小的地方無處不彰顯這新意。 “環境監測系統”,能同時監測pm2.5、pm10、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噪聲七項指表,實時顯示現場數據,一目了然,小小“新”意為項目綠色施工初步堅定了基礎。 “智慧黨建”則利用BIM系統展示,推動黨建工作智慧化。將黨員信息及日常工作、黨建活動等錄入系統,實現黨務工作線上運行,將黨建宣傳、黨員教育、黨務工作等集為一體,讓項目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來參與黨建工作,真正實現黨建工作與施工管理的無縫銜接。 建立的微信公眾號將職工風采、項目文化、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進行充分展示,把項目部的窗口打造的更亮。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輔助生產設施工程項目部通過打造“智慧工地”,實現了“安全可視化,成本可控化,管理智能化,監測自動化”的目標,進一步延伸了管理觸角,縮短了監控步長,規范了施工管理,減少了安全隱患,節省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項目效益。 智慧工地平臺應用 BIM建模生產技術應用 數字化樁基應用 人臉識別應用 環境監測應用 環境監測 智慧監控應用 智慧監測 智慧黨建應用 進出口閘機人臉識別 項目部設置的電子顯示屏 項目部大氣美觀的企業文化展板 自動洗車臺
打印 |
|